小道士玄穹是天生穷命,只要一捞横财,必有天雷劈下。他啥钱也不敢挣,只能去桃花源当个俗务道人。这项工作钱少活又多,担责加背锅,因为桃花源里住的都是妖怪,鸡毛蒜皮,纷争不断。玄穹每天忙着为妖怪们排忧解难、调停劝和,勉力维持着桃花源的和睦局面。有一天,一个巨大的危机突然降临。这个穷酸小道士悲伤地发现这关乎所有居民的安危,还严重影响到了自己每月二两三钱的菲薄俸禄……
编辑推荐
一个穷酸小道士,一处祥和桃花源。
“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。后遂无问津者。”原来《桃花源记》中的“寻而未果”另有玄机,秘境桃花源竟是妖怪乐土,由道门和妖怪共同守护。
小道士玄穹天生穷命,只要一有横财,必定天雷劈下。他啥钱也不敢挣,只能去桃花源当个俗务道人。每日面对的都是调解邻里争执、孩子打架、夫妻口角之类的琐碎活,一地鸡毛,劳心费力。而每个月的道禄只有二两三钱,勉强糊口。
这是马伯庸写作超过12年的作品,保留了他这些年来心境变化的痕迹,它可能斑驳,但留住了他的人生年轮。也许你已经步入中年,疲惫的身体挑着家庭的责任,但希望你别忘了当初那个沉迷游戏的热血少年。但愿大家都能在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年轮。
创作背景
《桃花源没事儿》的故事萌生于2013年,片儿警老刘给马伯庸讲了这样一个段子:有个小饭馆,消防通道总是堆放杂物,多次教育店主但屡教不改。后来有个道长路过,说这里风水不对,挡了财运,店主连夜就把杂物清干净了。故事把马伯庸逗得哈哈大笑,他想:“如果有个道士管理居民区应该也挺有趣的”。从此,这个想法在他的心里生了根。
后来偶然间,马伯庸看到了汪曾祺改写的《聊斋志异》和古龙创作的《七杀手》,故事慢慢长出了枝丫。断断续续,一晃十几年过去,《桃花源没事儿》终于在2024年诞生了。马伯庸自述:“比起我其他的历史题材作品,这本书没那么沉重,就是个小品级的东西。不过因为它的创作时间实在太长了,以至有意无意中,也保留了我这十多年来心境变化的痕迹。”
作者简介
马伯庸,男,原名马力,满族,生于1980年,内蒙古赤峰人。他于2004年毕业于新西兰怀卡多大学经管系;2005年开始发表作品,201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,文学创作一级;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。其著有长篇小说《长安十二时辰》《两京十五日》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《古董局中局》《长安的荔枝》《大医》等,曾获得2010年人民文学散文奖、2011年朱自清散文奖、2020年茅盾新人奖等奖项。